怎麼可以跟我家的阿Sa個性像成降阿!!!
出門以來,睡得最安穩放鬆的一晚。雖然也是早早的起床,可是不用趕著看日出,又有熟識者在同一個空間裡,心情上輕鬆很多。昨天幾乎都在趕路,不適應平地的暑氣,加以連日來的睡眠不足,身體已經有些感到疲倦。感謝士柏讓出偌大的房間給我,在昨晚的補眠後,精神又回復了,一起床就想出去繞一繞,在清新的早晨裡散步還是我的最愛!
清新的早晨,過一會兒會有一早餐攤販推車經過
即使學長正處於水深火熱趕paper的狀態,還是一大早就帶我去吃道地的東港早餐,還帶我繞了一大圈-近至華僑市場、東隆宮、嘉蓮社區、鎮海公園,遠至大鵬灣。有個熱愛又熟識自己家鄉的地陪,收穫遠勝過自行遊覽,也對東港的風土民情有更真實的體驗。東港是個以漁港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小鎮,仍保有濃厚的祭祀傳統,大小廟宇林立(巷口隨便轉個彎就又一間),密度之高令人詫舌。和許多傳統鄉村一樣,大多的年輕人外流到鄰近的高雄都會區或工業區工作,市鎮本身沒有太大的改變。不過,也是這樣純樸質厚的海邊小鎮,也才孕育出學長一家子熱情豪爽的性格吧!
說起東港的食物,海產自是餐桌上的主角,魚片、蝦猴、蝦子都是日常的配料,而不論是昨晚的麵食還是今天早餐的肉粿和飯湯,除了份量大,配菜也都很豐富(比如點乾麵竟然上面還舖了一層肉片)。估計是學長本身口味比較清淡,雖然帶我吃的都是很傳統的食物,卻沒有一般外面所見的油膩和重鹹,實實在在的嚐到食材本身的鮮甜滋味,除了份量真的太大以外(份量大你也抱怨?)真的是無可挑剔。
東港在地早餐就是這兩味!
肉粿(一大碗公料多味鮮美只要NT.30)
飯湯NT.30(鮮甜的筍湯,讓我這個早餐不太吃得了東西的人硬是吃了近一大碗)
肉粿-堆成小山的香腸片和肉片以及碗粿(另一側則是滿滿的飯+湯包,供客人外帶)
吃完豐盛的早餐後,我們先繞到附近的華僑市場。華僑市場的取名本身挺戲謔的,此華僑是早期當地人戲稱從琉球回來,大方購買魚貨的外地客為華僑。華僑市場主要分為兩大市場,有外部的魚貨交易及內部攤販式的市場。要目睹新鮮魚貨交割的盛況,得要在凌晨兩三點前來,內部攤販則是在下午三點後營業,所以,我們到的時候算是很冷清的。
來東港還是要朝聖一下-黑鮪魚
臉盆上有自我介紹YA
空蕩的黃昏市場
從外面回拍漁港
全台有名的王船祭就在這舉行,2012年才能再睹盛況
製作與安置王船專用的王船廠(自己獨立一棟)
東隆宮附近的有趣樓房,是為了風水還是向陽?
離開東隆宮後,學長帶我到社區營造做得不錯的嘉蓮社區,園區規劃得蠻完善的(除了主建築內部竟然漆了黑色顯得太沉),維護得很乾淨,是個漫遊或騎單車的好地方。
心事重重?
鴨鴨鴨
大鵬灣是個潟湖,有豐富的水鳥生態景觀,曾有眾多的蚵農在此架設蚵架賴以維生,在政府規劃為大鵬灣國家風景區後,大片的蚵架已不再,當初在整建時,由政府以蚵架枝數向蚵農收購,還有部分蚵農貪小便宜,連夜從其他地方運來蚵架呢!除了是東港、林邊鄉親養蚵及箱網養殖的大本營,這裡更是學長童年時的快樂天堂-乘著小竹筏,抓魚捕魚,徜徉於這片大自然的恩賜裡。不過,國家規畫後原始景觀已不復見,隨心所欲乘筏出海更是只能在記憶裡回味了。
小竹筏
蚵殼島
興建中的(蝦米?橋..)
在大鵬灣的潟湖繞了好大一圈後,回到了燒王船的鎮海公園。
士柏桑,滄桑背影?
因為學長家是在市場做鮮食生意的,他的舊(本)家充斥著各式各樣生財的家私,是做生意的大本營,屋內或許略顯雜亂和老舊,在我這個外客的眼中,卻有著濃厚情感流動其中,非常有「家」的味道。
家之為家,不外如此
天井
對這個磅秤有某種執念
努力奮鬥磨阿里山來的山葵中
清涼!
吃過午餐,也是和這個可愛的家道別的時候了。話說,這個家的溫暖爆表到我真的很想再住一晚,更何況有士柏這麼照顧人的地陪,謝謝你們!
沙西米專用-生的大黃瓜絲
第二次挑戰生魚片
可愛的一家人外加隔壁的可愛鄰居(只露腳的那位)
難得的合照
剛從市場回來,下午還要再趕攤的士柏媽媽
同校四年卻於這兩天認識的士柏妹妹給的貼心伴手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