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lp!這到底是什麼植物?
凌晨三點整準時的醒過來,三天來睡不到10個小時,雖然精神還ok,一出門就會轉換成「趴趴走」狀態,還是有點擔心在降下去,騎車會不會恍神阿?收拾後研究了下南下的路線,三點半便在車站附近走走,可惜的是,不知是這一帶有光害,還是雲太多,天上的星星依舊缺席。
在豪華的阿里山郵局寄信後,在光亮的7-11買了杯咖啡(已有好幾個年輕小夥子在裡面),向車站前擺攤的餐車買了個蛋餅(其實是閒聊到不買有些不好意思),眼看時間也差不多就進車站了。四點半的火車,將近四點已陸陸續續有遊客往車站聚集,大家倒是都起得挺早的,一臉惺忪的模樣。在月台等車的時候,突發奇想,如果月台可以改成觀星月台,那該多好!(首先,要關掉月台整排的燈,降火車好像也沒法行駛吧???)
黑夜中金碧輝煌的新阿里山車站
於月台"8"號候車(第八車廂為首)
一臉惺忪的父子
待會還有更多人會擋住正前方的窗戶..
上車後挑了個好位置準備可以欣賞沿途風景,不過,一會兒就好幾個人占滿車窗前的走道,想說可以輕輕鬆鬆看景的如意算盤沒啦,不過,路上絮絮叨叨的問了今天的地陪廖大哥一些關於阿里山的問題,還是很有收穫的。下車後,廖大哥帶我走到小笠原山的觀日眺望台(下車後又轉),雖然要再多走個十來分鐘,但這裡的視野和清幽,遠非下方觀景處可比。
熱心的列車長廖大哥
小笠原山八卦觀景台
日出前的滿天紅霞
天邊輕柔的一抹雲
轉過身,是變化不斷的虹光
日出
一直,對人類愛看日出、追尋日出蹤影的狂熱感到很有趣,不否認自己也看日出,但大多是跟著社團、同學、朋友的集體行為,是為了日出前的滿天雲彩,或者日出給人帶來希望?比起日出,山間繚繞的山嵐雲氣,似乎更加吸引我。
超有水墨畫的fu
看完日出,欣賞了周邊美麗的山嵐,再美的景終有離別的時候,踩著輕快愉悅的腳步,緩緩踱下山。
小笠原山林道即景,真好奇那步道通往何處?
是離別也是通往下一個旅程的開始
六點二十分的回程火車
(左圖)早上還聒噪到不行的日本男孩二人組,呈現睡死狀態
腳很痛,可是路還是要走!列車長看我腳痛的狀況不是很妙,但在我再三的說想去水山步道後,還是帶我去了,後來還機車順遊了園區一圈,有當地的地陪,也讓我對阿里山有更多的認識。阿里山鐵路除了嘉義主線外,另有眠月線(塔山線)、祝山線、神木線等觀光支線,今天要看的水山神木則位於早年林場鐵道自忠線的分支上,也是明年底將開放的水山線。水山步道入口就在派出所對面,進入後沿著鐵道走,經過目前已完成的月台後,再走一小段台階即可到達水山神木(樹形不及香林神木的美,但樹圍超越香林,為目前園區內最大的神木)。
水山神木步道入口
軌道改向就靠這 煞車氣閥(2003年阿里山小火車翻覆即因此處未打開完全)
五分車軌距762mm/已成歷史的宏都標誌與舊阿里山號/水山線月台與仿古木橋
往神木的步道
水山神木,旁有寬廣的觀景台可供休憩
步道旁種植於山坡的山葵,成熟后銷往日本(不是賣本地!)
運貨用五分車
崩塌的塔山隧道 再見,阿里山號!
在回程的路上,巧遇前任火車站站長(目前轉任林務局的巡山員,先前的BOT案真是影響了不少站務人員),聽到一個令我驚訝的消息,水山線將只做為步道提供遊客行走,不開放鐵路行駛,而途中看到的舊阿里山號,也將在這兩天內運走。離開水山步道後,我們又在原區繞了一圈,聽列車長介紹香林國小的櫻林、林務局前的櫻王、四方竹..,也弄清楚神木和巨木的不同。(列車長打了個比喻:神木就像是有開過光的神像,巨木則是未開光前的雕像。)列車長還提供了個一手消息-中午12點有廣告公司來租借蒸氣小火車拍廣告,可惜我要趕路,蒸氣火車的丰采仍無緣一睹。
補拍三代木
森之旅民宿
豬小妹,掰嚕
* 阿里山小火車各支線(引自阿里山全方位旅遊)
*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-提供最新阿里山旅遊交通資訊